当前位置: >>> 首页 >>> 自然丹道解答13~17
自然丹道解答13~17
来源:昕明健康中心 作者:健康爱好 发布日期:2023-09-27 点击次数:203

自然丹道解答13~17

13.問:有的功法要求放鬆身體某一部位,對嗎?

答:丹道修煉,要求全身放鬆,一鬆而無有不鬆。如果著意放鬆身體某一部位,容易造成其他部位的不平衡,反而破壞全身之整體放鬆。整體不鬆,則氣血必有停滯之處,雍塞成患,容易發生問題。只有做到全身放鬆,方可處處皆鬆,氣血流行全身,而無絲毫阻滯之患,恢復人身自我調節之天然本能。如此氣血周流,無時或滯,日日積累,自可堅固形體,保健延年。進一步還可以和合精炁神,達到更高層次的修為。

14.問:學習靜坐已有年餘,總是感覺雜念難除,無法解決,是否自己就不適合做靜功?

答:靜坐之時滋生雜念,這是初學做功常有的現象,絲毫不值得奇怪。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之中,均無時無刻不在起念,只是不自覺察,常常忽略過去。靜坐之時,卻才感覺雜念紛擾,浮游亂想,難以制止。有的人做功之後才知道,不做功夫好像什麼都不想,上坐之後什麼都會想起來了,其實這只是人們的一種錯覺而已。其實靜坐之時,分明感覺到了雜念的存在,證明已經初步入靜,這是一種好的現象,並不值得煩惱。猶如明鏡一般,蒙塵日久,失去光明,不照有塵;及至初現光明,方才映出灰塵。人之心體如鏡,雜念如塵,覺察雜念存在,是心體初顯光明之兆。證明已經具備一定程度的入靜,並非不適合做靜功。須知有一分靜,便有一分光明;有十分靜,便得十分光明。因此,初學靜坐感覺雜念存在,可以不去理它,如果理之,成為一種負擔,反而難以守靜;亦不可故意放縱之。只須稍稍收攝心神,坦然求靜。久則光明自現,雜念自息,恍然一覺,不知物我矣。這一境界,要在做功之中實際印證之。

15.問:靜坐之時,為何雜念愈斬愈多,甚至煩躁不可持久,最好的止念之法是什麼?

答:止念,是靜坐的關鍵所在,雜念不去,靜功難以進步。若欲強行斬除,效果適得其反。比如一杯混濁的水,當其混濁之時,無論如何作用,而濁者自濁,只有待其逐漸澄清,自然清者上升,濁者下降,變為清濁分明。《老子》曰: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即是說者,只有以之法,才能慢慢澄清,這就是靜功的作用。水濁之時,好像念生之際,不辨清濁動靜,強欲使之變清甚難。而且人的念頭是無形之物,不似有形之物斬之即斷。無形之念,往往斬而又生。故用方法止念,難以徹底奏效。追究念頭生起之處,其根在於自心,雜念猶如枝葉,欲使雜念不生,必應在其心地下功,斷其根源,自然枝蔓不生。僅僅斬其枝葉,必致其根愈生,雜念愈多,難以制止。且易勾起心火,變得煩躁,難以久坐。故當尋其心性清靜之本體,返還本根,以清靜之法,逐漸涵養,不求斬除雜念,久則雜念自去。此自然無為之道,實為靜坐修真之大法,勝過一切有為法門,且無弊端。

16.問:正在靜坐的時候,有的人會發生身體自動的現象,但是有的人卻不會發生自動,大家同樣做靜功,為何有的動,有的不動?自動之時身體不由自主,各人出現的姿勢又不一樣,即使是同一個人,動作的姿勢也是每次常有變換,但又不是自己讓身體動起來的,請問這種現象是怎麼回事?

答:這是某些人在靜坐之中,可能出現的一種現象。因為每個人素質不同的緣故,所以因人而異。比如用同樣的藥物,治療一樣的疾病,每個人獲得的療效,不會完全相同,也是這個道理。靜坐之時,當身體還沒有完全放鬆,存在局部緊張,或者心中尚有隱藏的念頭作怪,沒有去除乾淨,就容易發生這種情況。這種現象在氣功上叫做自發功,或者有的功法認為這是出功能。在道家修煉卻認為此僅屬於未能真正入靜的一種表現,是身心尚未進入靜功境界的一種現象。就是說心裡面雖然好像已經入靜,其實在潛意識之中還有念頭作怪,還會在適當的時候出來搗亂,所以在做靜功時就會引動身體發生自動。

17.問:凡做靜功的人,是否都要經過身體自動這一階段?自從第一次做靜功出現自動開始,將來是否每次做功必動,永久如此?

答:並非人人都會出現自動,身體動的是少數,不動的是多數。不要認為凡做靜功的人都會自動,這樣容易產生自我誘導,也容易造成在做功的時候不由自主會動起來,千萬不可形成這樣的錯覺。有人不明白其中的原因,還以為是自然出現的現象。其實這是尚未真正入靜的一種表現,因而不可以認為做功一定自動,或認為做功自動就是一種好的現象。入靜功深,做靜功就是內部炁動,而不是外部自動,二者之間存在根本上的層次差別。身體出現自動的情況,也不是永久如此。等到全身放鬆、心念大靜之後,這時靜坐,身體即可安穩不動。但是,外部的安穩是一方面事,靜功進入到一定深度之後,內部丹田之炁將來或者可能會發動,這是應該預先知道的,免得臨時發生忙亂,不知如何對待,以致耽誤功夫的進展。所以形體外動和內部炁動是兩回事,須要認識清楚。只有外部形體不動,內部炁機才會積聚發動。




养生导师

最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