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丹道解答9~12
9.問:打坐之後,應當如何收功?
答:收功,在道家叫做“退符”。收功的方法很多,隨著師傳不一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坐完之後,須先將舌頭從上齶放下(因在做功時舌頂上齶),再將掐訣之兩手分開(上坐之時的順序與此正好相反,即先掐訣而後舌頂上齶),而後慢慢將兩條腿向前伸平,雙手輕撫於兩膝之上,閉目存神,不加意念,道家又稱為“文火封固”。如此靜養一會,使鼎內蓄養之炁,自動散佈全身,否則恐有積滯而成淤氣,則易傾漏,直至此炁運化到周身為止。此時但覺神清炁爽,渾身輕靈,即是炁布全身之象,訣曰:“退符至身輕”,是其候也。或者此時再做一遍自我按摩,亦利氣血之流通。如此“退符”之後,方可下地。有的練師在上坐、下坐之時,還傳有密咒,亦可見對於“退符”之慎重。
10.問:請問何種人可以練氣功?何種人可以做靜功?何類病症適用於靜功調養?
答:氣功和靜功二者,由於其練功內容和練功特點的不同,可以有所分別,以便同志們選擇練習,根據各人的實際情況,爭取獲得最佳功效。一般來說,凡是能夠自我控制,對於自己的意念能夠把握,如果自己感到不對勁,就立刻停止不練,或者變換另外一種形式以應付之,像這種人可以做氣功,不會出現偏差。若是心思死板而不靈巧,不善於自我控制,難以把握自己,等到身體發生特別的現象之時,又不知如何應付,練氣功一定要出毛病。對於道家靜功而言,就沒有什麼特別限制,無論性別男女、年齡老幼,身體強弱、心思靈活或不靈活,都可以做。好動不好靜的人,不喜歡這種功夫,假若願意試一試,也能做出相當的效驗來,但是比較那些性格沉穩的人,見效要慢一些。至於何類病症適用於靜功調養,凡是一切本元虧損的病症,如頭暈、腦脹、眼花、耳鳴、心跳、膽怯、失眠、多夢、煩躁、驚悸、易怒、易悲、多憂、多慮、情緒紛亂、遇事健忘、頭重腳輕、肌肉瘦削、少食乏力、營養不良、消化不佳、工作不耐疲勞、生活沒有興趣等等,這些症狀,服藥難以見效,檢查身體又難以查出病在何處,唯一的辦法,只有實行靜功修煉,可望痊癒。當然這僅僅是針對靜功調養特別有效的數種病症而言。若從道家修煉的角度上說,靜功對於深化生命所起的作用遠大於此。
11.問:做到入靜的境界,對於身體有什麼好處?
答:人體內部原有天然抗病的本能,但是由於身體衰弱或者遇到其他障礙,致使抗病的本能難以發揮出來,因而難以抵禦疾病和衰老的侵入。靜功的作用,就是通過入靜的手段,使人體除去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負擔,消除身心上的障礙,恢復人體之本能,使得人體進入自我調節狀態,逐步培蓄人體內部的能量,把原有的潛能發揮出來,以增長自身的抗病能力,不光可以治癒疾病,並且可以達到自我更新、延緩衰老的積極狀態,恢復對於人生的信心,永遠保持青春活力。再者,人們日常生活之中,無論物質享受如何充足,平時缺少的就是一個“靜”字。晝夜二十四個小時之中,身體雖然能夠休息,思想上卻從來難得片刻清靜。不但醒著的時候腦筋運用不停,就是睡著了也會做夢,而且睡夢裡面所感覺疲勞的程度,和醒來之時所感覺的沒有什麼兩樣。這樣積年累月下去,精神消耗越來越多,各種疾病乘虛而入,人體逐漸進入衰老狀態。對於一般身體健康的人來說,每天忙裡偷閒做兩次靜功,如果能夠持之以恆,不但可以預防疾病,而且能夠延長壽命,這種長壽是必然的、健康的、積極的生命果實,每個有心修煉的人都有資格享受。
12.問:靜坐時間越長越好嗎?
答:針對初學而言,假如沒有一定的做功時間作為保障,則難以收到靜坐的功效,但也不是時間越長越好。任何東西,超過一定的限度,都容易走向反面,古人云“久坐傷肉”是也。筆者最初學道之時,每天打坐至少保持四個小時,而且這也是在專事修煉的條件而言,平常的人恐難取法。一般來說,鍛練靜坐,開始應當有一定的時間,充分作為保障,每天可以保持半個或一個小時,或者有可能的情況下再多一點。等到具備一定功底之後,也就可以靈活一些,可長可短,均能收效。但也不是說就可以偷懶怠惰,而致荒疏,則無以建功。當然靜功進入高深層次之後,則時時在在不必有心去坐,但又無處無時不在靜坐之中,自無時間限制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