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中的心理学思想
做心理咨询服务的人,必须了解心灵,我们也可以说是把握“心态学说”。最初“心理学”一词是指“治愈心灵的学问”,后来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化,心理学演变为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学科。
佛学的一切教义都是围绕着“心”展开,强调“心能生万法”,心藏万法,而万法在自然中产生,一切象皆因心而生而灭。一沙一叶一世界,心是万象之主,一切事皆因心而起,只要心愿所求,就会成功。
修心是修佛法的最佳法宝,也是进入大乘佛法的最好通道,更是去灭魔幻之潜力,并以此为出发点阐释宇宙与人生的关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佛学与心理学研究的主旨都是为了使人的行为适宜并最终获得心灵的安宁和幸福。
“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才是好猫”,无论是通过心理学还是佛学,只要能够把人的心理迷惑和障碍解决,让人最终获得身心健康感受到快乐,这样才具有实际意义。
在探讨人的心理健康时,无论是从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到其弟子荣格,还是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到另一位卓越的人本主义者弗洛姆,一直到新近由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分化出来的“超越自我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弗兰克,为什么这些心理学家的重要思想与佛学思想中的闪光之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恐怕与大彻大悟的大德们潜心研究宇宙奥秘并参透宇宙与生命的真谛有关。
事实表明,只要修为达到一定境界的人,其领悟自然与生命的真谛同出一辙。难怪悟道者认为“万法归宗,万法归一”,就是说任何理论,只要达到了高层次都是相通的,也就是所谓的真理。这些理论在佛学里讲得较为深透,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心理境界(智慧)是不是达到某种高度。
高级心理咨询师,不仅是研究心理学的专家,也应该是研究自然与宇宙、人体与自然关系的修行者和践行者,否则他站的境界比较低,导致的视野也比较狭窄。
而佛学研究的是心与大千世界的关系,主张宇宙万物应相亲相爱相交相融,这样广阔的胸怀对心理咨询师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近年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表现在充分吸取东方文化精华,其中包含道学文化、儒家文化、气功文化、佛学文化等。佛学文化作为特殊的文化体系,其完善的体系更是令许多心理学家心醉神迷,对此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佛学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