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天地相应”理论的实践意义
根据气候变化和地域对人体的影响关系,以及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本能的论述,我们认为“人与天地相应”的理论,对临床治病是有指导意义的,它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治疗中,必须适应时令气候的变化规律。一年四季气候有变异,发病率也有所不同。
如春季多温病,夏季多痢疾,秋季多疟疾,冬季多嗽疾等,从而提出有关中医的治疗原则和要求。例如痹症和哮喘,当气候巨变时会引起发作或病情加重。另外,昼夜气温变化也会影响病情变化。《灵枢·顺气一日分为》篇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候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而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这就说,人体生理活动,在早晚昼夜各有不同的变化。所以,在病理过程中,身体必受此影响而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季节变换,对人体的生理病理都有影响。
因此,治病处方用药,应该注意到人与天地相应。如春天是阳气升发之时,就不宜重用苦寒泻火之剂,以防过度耗伤阴液;长夏多湿,不宜重用辛温发散之剂,以免助湿留邪;秋季气候干燥,不宜多用伤津燥热之剂,以免耗津液;冬季闭藏季节,不宜多用泻寒之剂,以免耗阳气等等。
这种把人体与自然界联系起来,以辨识病情变化,确立治疗原则,审时因地用药等,都是“人与天地相应”理论的具体应用。直到今天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就是说,体现诊治疾病,除针对具体的病人和气候外,还必须因地制宜,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