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论述养生之道时,早就认识到“养生必先养德”的道理,所谓“大德必得其寿”、“德不修则寿易损”、“日思夜忧,人心易离,养生之戒”。
荀子说“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尚夭折。”孙思邈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长寿。”古为什么说养生先养德,德不修则寿损呢?
这是因为一个人若不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则脑子里就会为追逐名利私心所桎梏,整天胡思乱想,寝食不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吃山珍海味灵丹妙药,也是无法延年益寿的。相反,它会加速机体的衰老。
自古以来,人们为了获取长寿,采取了不少的办法,其中有营养方面的科学,也有心理方面的调适,还有防治方面的对策。但往往忽视了精神方面的因素和道德的修养。
养生先养德,可以说是最佳的、治本的方法。“道德”一词,现代人将它矮化为只是一种品格,而丢弃了对品质能量属性的观察和认同,所以就难以理解道德在疾病治疗中的根本性作用。
黄帝和老子是站在天人合一慧识、慧观与智识高度和谐的生理状态中观察,老子的“道生之而德畜之”、黄帝的“天之在我者德也”,揭示的是万物的本来状态,德对生命的养畜作用,是通过无形无相的能量状态对生命进行滋养和调节,人只要具备相应的气质行为,具有与德相同的频谱就能自然获得。
生命营养的获得,并不仅仅只是有形有相的食物。天德养神,地谷养形,这是自然的客观规律。生命的神和形都健康,才能少病和无病。现代人之所以疾病众多,难以治疗,关键是自我五志内伤难以认识。
五志内伤的根本原因,是内在的德性能量不足,而不是食物的营养不足。食物的营养并不能有效地调节情志,只有德一的能量才能有效地对情志活动进行调节和修复。疾病的产生与治愈,都离不开“能量”这个话题。
外邪所腠,五志所伤,其气必虚。气虚,其实所反应的是缺少德一的能量,因为在慧识中可以观察到,德一的能量在游离于有相的物形之前,是表现出德的无色透明光的能量特征。而德的这种光能量物质在进入有相有形的物体中以后,则是表现出五色气的特征,并且随着物相的不同而出现多种分类。生命如果能够直接获得德的能量进入自己的形体中,那么生命中各种属性的气,都能直接得到补充和调节,疾病的治疗与恢复的可能性就会成倍地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