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第六节课:自然养生良好心境
第六节课:自然养生良好心境
来源:昕明健康中心 作者:健康爱好 发布日期:2019-04-20 点击次数:2336

节课:自然养生良好心境(备注:本课程讲稿是三明导师讲课过程中的整理稿,解释归成都自然辟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各位有缘的朋友好,感恩您了解自然养生健康课程。

自然养生其实就是心境养生,也是心理养生除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外,就是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在做好养生的情况下,应保持以下心境和心态,方可身心健康:

1、与人相处要宽容:理解和原谅别人可使自己倍感轻松。一个不懂得宽容别人的人,就等于封闭了自己,失去了别人的理解,则会处于紧张的状态而导致神经紊乱、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破坏身心健康。

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和理解。宽容和理解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度和胸襟、坚强和力量。

一个不懂得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事事计较的人,随时处于神经紊乱、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只有学会宽容,才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为人处事,知道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

宽容博爱是思想品格的高境界,要想做到这点,就要多领悟一些传统文化所讲的修心养性理论,多听一些开启人生智慧和哲理的讲座,用宽容之心去对待不顺心的事。不要计较太多的得失,把这些都看成是一种对自己思想人格的考验,谅解别人,反思自己的过错,一个心灵只有怨恨的人无法与人和睦相处,唯有学会宽容别人,才会达到心灵平衡!

2、生活中要保持乐观心理:乐观能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化解矛盾,逾越困难;反之,常常悲观则容易滋生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导致神经系统紊乱,易受疾病侵袭。

在生活中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保持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化解矛盾,逾越艰难挫折;而悲观则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性格和狭隘的心境,它使人悲伤、烦恼、痛苦、忧郁,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影响身心健康,这样自然给自己的事业、命运带来不利影响。

人的一生中,多数时候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其实坎坷越多,人生阅历越多。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无论形势多么艰难,你都要憧憬着阳光灿烂的希望。用一颗坦诚和感动的心去看世界,你会发现世界很美,原来上天给我们的磨难是让我们来感知人间的冷暖疾苦。

在你情绪低落时,想一想自己也有成功一面,看一看身边的亲友,幸福的家庭,你会欣慰,想一想自己的理想,看看未来的光明前景!乐观者可以改变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会更加热爱生活,不断提升自己的承受能力,进而提高为人处事水平,更重要的是乐观的心态还能延年益寿!

3、淡泊名利:不强求,视名利为烟云散去,视心理养生为免疫剂。淡泊,即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清末张之洞的养生名句说:“无求便是安心法”,当代著名作家冰心也认为“人到无求品自高”。这说明,淡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良好的心境,是把人生追求定位在深层次上。

有了淡泊的心态,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逐名利;就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会对世事和他人牢骚满腹,攀高嫌低,嫉妒于心。淡泊的心态使人始终处于平和的状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切有损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将被击退。反之,视名利为生命,就容易因能量消耗过度而提前衰竭。

淡泊,是一种开阔豁达的思想境界,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许多名人骚客表达他们淡泊的心境。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也深刻地领悟了《幽窗小记》中的一幅对联: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许多人把这句人生感悟经典之言当成座右铭,这种心境,是许多人追求的境界。同样绝美的亦有唐寅的“不见武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还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些妙语都是表达一种与世无争、清心寡欲、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读之令人精神畅快、回味悠长。一个真正淡泊名利的人,很容易领悟以上佳句。关键问题是能不能做到?让心境真正具备博大、宽容、乐观、淡泊、朴质的境界。这当然需要修心养性,只要心灵不断领悟升华,自然达到身心平和,内心恬然,从而达到健康身心、益寿延年的目的。




养生导师

最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