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9日中午时分,搭便车下了山,又坐中巴回到富平。先去县医院取了检验单。血液电解质一项,钾和钠正常,氯、钙、总钙和标准钙较标准值略低一点。如氯标准值为96-110,检查值为93.31,钙的标准值为1.050-1.500,检查值为1.000。血糖浓度正常,为4.5 mmol/L(正常值为3.9-6.1)。验尿结果其它都为正常,唯酮体出现两个+,正常应为阴性。酮体据说是脂肪分解的产物。在人没有进食状态下,身体会通过分解脂肪以为大脑等许多组织提供能量。只是体液中如果酮体过多,超出人体代谢能力,会使血液酸化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在我九天辟谷期间,体重下降了约四公斤。酮体出现两个+应是脂肪分解的结果。在辟谷结束之时,我的确感觉身体乏力,走路走上几百米都感到累。只是在调息的状态下慢走,才能够坚持较长时间的走路。慢慢恢复进食之后,经过三天左右才感到体力基本恢复正常。不赞同辟谷的人们可以认为辟谷期间的能量来源是来自于人体自身储存脂肪的消耗。而这种超常规的消耗对身体是不好的,比如会产生酮体,对身体造成伤害。
但如果仅仅如此,不好解释我在九天辟谷期间,只是在头四天感觉身体趋于衰弱,精神趋于萎靡(比如尽管每天静坐四五个小时,早上醒来仍然精神不佳),而在接下来几天感觉体力反而有所提高,且精神状态也大有改善。尤其是嘴里的酸臭味到了第四天以后每天都淡化的现象。若辟谷状态下人体的能量仅仅来自脂肪的消耗,情况似乎不应如此,因为若是脂肪一直分解下去,这种酸臭味不应淡化才对。
另外,在这四天当中,我的皮肤变得更为光洁细腻。因此辟谷可以清除体内垃圾是有较强证据的。我原来由于萎缩性胃炎,胃部经常不适,辟谷结束到现在胃部不适感基本消除,胃口恢复正常,甚至感觉比原来还好。不过我打算接下来实行过午不食的原则。我的确觉得晚上不吃或少吃,在睡眠时保持基本空腹状态,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另外在这次辟谷期间,我也较为密集地练习静坐,感觉身体的经络比原来要通畅许多。静修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平时行走坐卧,稍为安静一下心神,调整一下呼吸,从头到脚即出现气感。而气感能够让人迅速地平静心情,放松精神,恢复精力,让人不容易陷于疲劳和精神萎靡的状态。
就辟谷和静修的关系而言,我以为辟谷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静修,因为辟谷期间要求人至少要安静心神,不要说太多话,做太多事。辟谷也有使经络通畅的作用,这或许是因为通过辟谷使身体里的脂肪,尤其是多余的脂肪燃烧掉,使长期以来堵塞经络的很多物质被清除掉。加上安静状态下,人体内的气本身就会比较活跃,能够帮助疏通经络。通过辟谷可以改善亚健康状态,甚至消除许多疾病,是说得通的。结合我在金粟山上遇到的那两位老阿姨长达四五十天的辟谷经验,可以说现在城市当中的人们的确是吃得太多。而吃得太多,一方面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去分解食物及排泄,另一方面肯定会在人体中堆积很多废物。再加上都市人运动较少,这无疑对人体的健康,包括身心两方面的健康是有害的。
就辟谷和断食的区别而言,我以为辟谷是以静修养气为基础的,而断食就是不吃东西而已。对一个健康的人来说,至少一两天不吃东西是可以忍受的,时间再长恐怕就很难忍受,因为其身体已经形成的饮食和消化习惯是受自律神经系统影响的。一旦自律神经系统形成一种不健康的工作模式,光靠人的意志,比如坚持不吃饭是没有办法纠正它的。自律神经系统会让身体的各种器官,比如消化系统按已经形成的模式工作。如果硬生生地打断这种模式,人比较容易给自己造成伤害,至少会让人比较遭罪。而通过静修,尤其是静坐,人能够更为有效地使自己的自律神经系统恢复自然正常的状态,变得更为灵敏和灵活,使人体器官更能灵活地根据具体需求进入工作或休息状态,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以及防止给自己造成损害。
当然,目前的很多辟谷法门,包括李振家道长所指导的辟谷方法都不要求,甚至不建议静坐。只是在我看来,静坐,只要把握要领,对于辟谷并没有坏处。对于较长时间的辟谷,比如九天或更长时间,静坐恐怕更是必不可少。当然,对于有较深修炼基础的人,比如李振家道长自己,并不一定要采取静坐这种形式即可坚持相当长时间的辟谷。因为,按照我的经验,到了他们这个程度,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调息养气的。尽管如此,李振家道长2008年年初在天津水上公园展示60天完全辟谷,即只喝水,不吃东西,并且期间照常工作,创作了不少雕刻作品,仍然在快要结束时出现一些状况,提前三天结束。
尽管如此,每个修行人的修行之路各有因缘,法门各有不同,殊途同归,也很正常。至于常常会听到只有这种方法可行,别种方法都不可行的说法,乃至只有完全听师父的话,严格遵循某种规程进行才有效的要求,在我看来都是颇值怀疑的。过来人的经验不过是地图,对于自己永远都只能作为参考。路始终是要靠自己去走,沿途的风景要自己去体会。一个只以权威自居,对一切不同的看法和意见都断然否定,而不愿意以开放的态度对话和交流的“大师”,其修行的深度,行事的目的,都需要打个问号。普及静修知识与方法;探索身心健康之奥义;支持心灵成长与更新;促进同道交流与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