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来源:昕明健康中心 作者:健康爱好 发布日期:2020-11-01 点击次数:5250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这几段经文同是来自一篇,因为内容比较典型所以放在一起来讨论。在自然界当中草的五色是由天之气所成,草之五味为地之气所成,在人则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如鼻,五味入口;入鼻藏于心肺,入口则藏于肠胃;天之五气使人音色明彰,地之五味使人五脏气和。天气养人心与肺,地气养人五脏之气。鼻唇沟位于督脉与任脉相交的地方,人中穴位于鼻唇沟1/3与2/3交接处。称之为人中是因为此穴位介于鼻口之间,介于天地之间,当病人出于昏迷状态,或神志不清时,刺激该穴可使天地之气相交,从而恢复神志。

在人体五脏之天地关系中,肺主降气服从于天气通于鼻,脾主升气升五味之气通于咽。肺脾同属于太阴经脉,变现于寸口脉。

形脏四,神脏五”关于“形藏四”观点很多,我的观点是指“水谷、血、气、髓”四形所藏成“四海”,即为胃为水谷之海,冲脉为血海,膻中为气海,脑为髓海;“神藏五”指五藏精化气生神。脏为阴主藏精为实体,腑为阳主排泄糟粕中空。《内经》曰“六经为川,肠胃为海”,“四海”东南西北四海为河流之源,海水蒸腾为水蒸气变为云,云遇寒变为雨,雨水降为河流,阴之五行之精藏于地下。在人“四海”为“胃,冲脉,膻中,脑”,河流为经脉,与四海相连,阴之五行之精气为五脏所藏,与经脉相连。经脉内连脏腑,外连四海与五体。因此“形藏四”与“神藏五”为供养关系,形之所藏为神之始终。

以下谈谈“时立”的问题,这也与古代立法有关。“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候者,火候也。古人炼丹时任何掌握炼丹的火候,五日为一候,五日完成了五行之循环,三候谓之一气,三候则为天地人之关系,构成天地人之循环,形成气的变化,因此一气为十五天。古代立法将一年四季分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十五天,因此所谓节气也是指气。凡十五天则完成一个大循环,有气就有了生命。




养生导师

最新发表